新闻中心News

从农户散养“大黑鸡”到生态养殖品牌!看彭阳朝那鸡如何“一鸣惊人”!

2025-01-04 20:40: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从农户散养“大黑鸡”到生态养殖品牌!看彭阳朝那鸡如何“一鸣惊人”!五金彭阳朝那鸡(品种名—静原鸡、固原鸡),以秦朝在彭阳设“朝那”郡为名。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彭阳朝那鸡营养成分丰富、口感细腻鲜嫩、回味悠长,朝那鸡蛋蛋白清澈浓稠、蛋黄密度结实,以“蛋清亮、蛋黄稠、无腥味、营养全”著称。

  彭阳县养殖朝那鸡历史悠久,在一代代彭阳人的努力下,全县饲养量从2000年初的1200只纯种保种鸡群,发展到如今的150万只以上。从林间奔跑的一只只朝那鸡,到一枚枚绿壳鸡蛋,如今,小小的朝那鸡已成为彭阳县的富民产业之一。

  近年来,彭阳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和资源禀赋将传统养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朝那鸡产业。通过科学选育、规模化养殖、品牌建设,提升朝那鸡肉蛋产品品质,把朝那鸡与鸡蛋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它不仅是美味的食材,更是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象征。

  “那时农民们家家户户都散养几只,但只把它们叫作大黑鸡,还没有朝那鸡这个品牌。”有10余年养殖朝那鸡经验的彭阳县新集乡上马洼村村民张建国回忆说。

  在农业农村部1979至1980年进行的全国畜禽地方品种普查工作中,甘肃静宁鸡与宁夏固原鸡被合并为静原鸡,收录在《中国家禽品种志》(1988)中。

  “2007年,宁夏万升实业有限公司将静原鸡的商品名注册为‘朝那鸡’,彭阳人开始习惯将自家饲养的静原鸡称为朝那鸡。”彭阳县农业农村局工程师赵志成是该县推广养殖朝那鸡技术人员之一,他见证了朝那鸡在彭阳县扎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全过程。

  20世纪90年代,受外来鸡种的冲击,朝那鸡的饲养量明显下降。“当时品种间、品系间杂交导致近交衰退,生产性能严重下降,导致老百姓都不爱养朝那鸡了,品种资源濒临灭绝。”赵志成说。

  2003年,彭阳县为保护地方鸡种,建立静原鸡保种扩繁场。该扩繁场作为彭阳县第一个地方鸡种场,保种饲养规模6000只,并每年向农户投放鸡苗10万余只。2006年,彭阳县新建农户型鸡孵化点17个,年孵化育雏鸡苗能力达100万只以上。同年,朝那鸡产业列为发展彭阳县地方特色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开发。

  走进宁夏万升实业有限公司的朝那鸡保种扩繁场,一只只朝那鸡精神抖擞,羽毛光亮整洁。场区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和精心照料确保了朝那鸡的纯正品种与高产性能。目前,该繁育场保种群数量约8000只,已经建立了白羽、黑羽、麻羽3个品系。朝那鸡保种扩繁场技术员马强说,经过10个世代的繁育,朝那鸡成活率达95%以上,死亡率下降25%以上。平均体重达2.6kg,平均出栏时间提前21天,生长速度、孵化率、生产性能、抗病性等明显提高。

  2010年,张建国领取100只鸡苗开始养殖朝那鸡。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达2万余只,产蛋高峰期每天产16000枚。“朝那鸡让我过上富裕的日子,我又带领周边20余户村民一起养殖朝那鸡,带动他们一起致富。”张建国说。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彭阳县培育完成“2060”(每个示范村培育朝那鸡养殖示范户20户以上,示范户存栏朝那鸡60只以上)朝那鸡养殖示范村99个以上,2000只林下散养点161个,2000只闲置设施散养点85个,5000只家庭牧场10个,10000只家庭牧场5个。同时,彭阳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鼓励养殖户、村集体利用闲置农房、圈舍、学校、村部等设施发展养殖,培育养殖点48个,截至目前,全县朝那鸡饲养量达到150万只以上。

  草庙乡新洼村的草庙彩虹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村民虎彩虹正在为最新孵化出的5万只朝那鸡鸡苗做消毒。

  虎彩虹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1994年,虎彩虹从固原农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便外出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2000年,她返乡创业,2010年,成立了彭阳县草庙彩虹养鸡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已发展为集朝那鸡孵化、育雏、生态养殖为一体的规模养殖园区。“我一共孵化了12万只朝那鸡鸡苗,带动大家一起依靠朝那鸡养殖发展致富,实现共同富裕。”虎彩虹说。

  今年,彭阳县对存栏规模达到2000只、5000只、10000只以上的林下朝那鸡养殖示范点,每只分别按照4元、6元、8元,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补。王洼镇崖堡村村民王玉兰便是该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她林下养殖朝那鸡4000余只,获得政府补贴2万余元。

  在小岔乡小岔村的标准化养鸡场内,村民郭有录按下按钮,鸡笼下的履带开始运转,将一枚枚光洁圆润的鸡蛋收集到蛋托中。“不光能一键自动收蛋,还可以自动为鸡补水、喂食与清理粪便,非常方便。”郭有录说。

  去年年底,小岔村申请100万闽宁协作资金,将村集体闲置多年的牛棚改造为鸡场。今年4月中旬,第一批7500只鸡苗“入住”新家。当下这批鸡苗已进入产蛋期,每天能6000余枚朝那鸡蛋。“除去人力、饲料和鸡蛋运输、包装费用,每个月能为村集体创收6万余元。”小岔村党支部张文保介绍。

  宁夏金成林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企业自身优势,在古城镇挂马沟村成立挂马沟养殖场,林下散养了1万余只朝那鸡,8000余只已销售一空。目前,高峰期每天产蛋2000枚左右。“今年我们养得不错,县里有关技术人员经常来养殖场现场指导,我们更有信心了,明年计划再养殖1万只。”养殖场负责人徐博说。

  “相较传统养殖,现代化养殖将提高40%的效益。”彭阳县科学技术局局长罗金彩介绍,今年,彭阳县朝那鸡养殖规模达150万只以上,产值达1亿元以上。

  在孟塬乡双树村,村民赵兵刚刚将所有朝那鸡出栏。今年,他利用村委会提供的闲置场所,养殖朝那鸡2000只,收入20余万元。“所有的鸡都是林下散养,用杂粮和玉米喂养。”赵兵说。

  “由于朝那鸡一直在林间草地自由放牧,使得该品种的朝那鸡肉质细腻,风味独特。抗病和适应性能强的同时,还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部长、首席技术服务专家宋战胜在彭阳开展朝那鸡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培训时表示。

  “轻轻一点,就能看到你认养的鸡的实时动态。”“每个月都能收到你认养鸡下的蛋,等鸡出栏了,还能收到鸡肉。”彭阳县振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龙将养殖朝那鸡“玩”出了“新花样”。

  今年年初,曹龙流转集体林地400余亩,林下养殖10万余只朝那鸡,开展“云养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观察领养鸡的生长、产蛋及活动等情况。小程序一经上线万多只鸡便被认领一空。

  刘芳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今年7月来宁夏旅游时,她专程到彭阳“看望”自己认养的朝那鸡。“这里真的是在纯绿色养殖,鸡舍也非常高档,可以说鸡也住上了‘别墅’。”刘芳说。

  不但如此,曹龙还在鸡舍旁建成山间露营和户外拓展基地,游客们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在一旁烧烤、露营,玩真人CS。据曹龙统计,基地今年6月建成后,已累计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新鲜的朝那鸡蛋,当天产的当天发。”范文芳在直播间内向观众推销朝那鸡蛋。她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彭阳范鸡蛋”,过去一年,她已将8万余枚朝那鸡蛋和1000余只朝那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北京市、江苏南京市、陕西西安市等地。

  彭阳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持续推进对示范户、家庭牧场、养殖点的奖补政策,进一步探索创新农林旅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推动“流量”变“销量”,真正地把朝那鸡养殖打造为彭阳县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

  面对新的挑战,彭阳县按照“规范保种、科学选育、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发展方向,持续完善朝那鸡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加快朝那鸡产业转型为核心,推动朝那鸡产业全链条发展。

  宁夏万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彭阳县朝那鸡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实行统一孵化供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供给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加工销售的“六统一”服务方式。公司负责人杨万升说,目前,公司共带动农户2000户,饲养量125万只,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

  近年来,彭阳县围绕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政策支持,集聚生产要素,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朝那鸡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在位于彭阳县王洼产业园区的彭阳县朝那鸡蛋分拣营销中心内,一盘盘经过清洗、消毒、烘干、经过农残检测设备检验后的朝那鸡蛋,工人们正在将它们装车打包。

  “本套设备每小时可分拣2万枚鸡蛋,还可以对鸡蛋进行裂纹检测、涂膜保鲜、喷码等安全处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分拣营销中心负责人路林军说,这些优质的“放心蛋”将被销往北京和厦门、西安、银川、固原等区内外市场。

  据彭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彭阳县组织党员干部赴银川、成都、西安等多地举办彭阳朝那鸡蛋宣传推介活动。截至目前,彭阳县在线”“建行善融商务”“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拼多多”“京东”等朝那鸡销售平台6个。线家朝那鸡直营店,在宁夏区内五市建立8家体验店。组织企业在开发冰椒鸡爪、香辣鸡翅等22种深加工产品,完成朝那鸡屠宰加工、包装销售15万只以上。

  彭阳县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朝那鸡产业,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0家,发展龙头企业26家,带动就业人员2000人以上,朝那鸡饲养量150万只以上。力争到2025年年底,彭阳县朝那鸡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农户散养160万只,林下散养50万只,设施养殖90万只,集中屠宰加工比重达80%以上,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宁夏日报记者 常宽/文图片由彭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搜索